1989年9月创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主编简介
编委名单
投稿指南
稿约
出版流程
编读往来
伦理声明
订阅与广告
杂志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文章检索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下载中心
出版伦理声明
投稿论文无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
版权转让协议
稿约
《预防医学》杂志稿件模板
更多...
期刊信息
主 管: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协 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 辑:《预防医学》编辑委员会
出 版:《预防医学》编辑部
主 编:王 桢
编辑部主任: 陈 钢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HIV/AIDS病例流动特征分析
蒋均, 陈军仙, 楼莲娟, 朱碧香, 查琏琦, 阮建军
预防医学 2023, 35 (
1
): 21-26.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1.005
摘要
PDF
(912KB)
目的
了解浙江省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确证后流动及随访治疗情况,为优化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随访和治疗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确证后流动特征、抗病毒治疗和转归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确证后流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的1 189例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男性988例,占83.10%;非浙江省户籍806例,占67.79%。流出义乌市441例,占37.09%,流动率为17.73/100人年;其中流出浙江省366例,跨省流动比例为30.78%。非浙江省户籍病例中,流出义乌市395例,占49.01%;其中返回户籍省份337例,占85.32%,以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南省为主。少数民族(
HR
=1.375,95%
CI
:1.044~1.811)、离退休人员(
HR
=3.605,95%
CI
:1.771~7.335)、学生(
HR
=8.969,95%
CI
:4.095~19.645)、非浙江省户籍(
HR
=4.545,95%
CI
:3.164~6.529)、经流动人口或从业人口体检发现(
HR
=1.318,95%
CI
:1.006~1.727)的病例确证后流动的可能性较高;已婚有配偶(
HR
=0.721,95%
CI
:0.569~0.913)、初中及以上学历(
HR
:0.428~0.753,95%
CI
:0.280~0.952)的病例确证后流动的可能性较低。流动病例中,失访26例,占5.90%;死亡49例,占11.11%。流动病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由HIV感染者进展为AIDS患者和病毒未抑制的比例均高于未流动病例(
P
<0.05)。
结论
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非浙江省户籍、未婚、文化程度较低、离退休人员、学生、经流动人口或从业人员体检发现病例确证后流动风险较高,且流动不利于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延续性,可影响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吸烟与强直性脊柱炎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杨红, 刘溦, 骆沛洋, 宋杰, 蒋雨晴, 何志兴, 叶丁, 毛盈颖
预防医学 2023, 35 (
1
): 1-5.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1.001
摘要
PDF
(981KB)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分析吸烟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风险的关联。
方法
通过3项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收集AS相关的16 383 18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是否吸烟相关的378个SNP和终生吸烟评分相关的126个SNP资料。以AS为结局变量,以是否吸烟与终生吸烟评分为暴露因素,筛选与吸烟存在强相关的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评估吸烟相关表型与AS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最大似然比法、MR-PRESSO检验、MR-Egger回归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与不吸烟人群相比,遗传学预测的吸烟人群发生AS的风险上升33.5%(
OR
=1.335,95%
CI
:1.059~1.682);终生吸烟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AS发生风险上升101.4%(
OR
=2.014,95%
CI
:1.341~3.024)。最大似然比法、MR-PRESSO检验均得到了一致的关联效应估计。MR-Egger回归分析未发现存在多效性。
结论
遗传学预测的吸烟与AS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预防医学 2022, 34 (
12
): 1189-1193.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2.12.001
摘要
PDF
(783KB)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接种疫苗是SLE患者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浙江省预防医学会风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针对SLE患者接种疫苗预防感染、疫苗种类、接种时机、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SLE治疗药物对接种的影响等问题形成此专家共识,以指导风湿科医生和预防接种人员为SLE患者规范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提高SLE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王憓, 潘晓红, 马瞧勤, 陈卫永, 何林, 郑锦雷, 陈婉君, 姜婷婷
预防医学 2022, 34 (
11
): 1081-1085.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2.11.001
摘要
PDF
(768KB)
目的
了解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青年学生HIV检测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1年9—11月,采用立意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4所本科院校和1所大专院校,选择自述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和HIV检测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720人,大一至研究生阶段分别为180、178、163、50和149人,占25.00%、24.72%、22.64%、6.94%和20.69%。接受过HIV检测94人,占13.06%;其中自我检测占57.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
OR
=0.302,95%
CI
:0.127~0.719)、性取向(同性,
OR
=0.090,95%
CI
:0.028~0.294;双性/不确定,
OR
=0.181,95%
CI
:0.066~0.495)、对HIV检测的了解程度(略有了解,
OR
=0.411,95%
CI
:0.176~0.957;比较了解,
OR
=0.305,95%
CI
:0.123~0.757;非常了解,
OR
=0.087,95%
CI
:0.032~0.235)是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HIV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发生性行为的男大学生HIV检测与了解HIV检测的程度有关,建议加强HIV检测宣传,提升检测服务可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吴绍峰, 王素珍, 朱秀媛, 李静, 冯美菱, 章德林
预防医学 2023, 35 (
4
): 277-281.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4.001
摘要
PDF
(843KB)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库,收集2018年调查对象中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的≥65岁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抑郁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5 146例,其中男性2 373例,占46.11%;女性2 773例,占53.89%。检出抑郁症状1 396例,检出率为27.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2个子女(
OR
=0.614,95%
CI
:0.387~0.975)、独居(
OR
=1.450,95%
CI
:1.192~1.764)、生活满意度(一般,
OR
=1.933,95%
CI
:1.651~2.264;低,
OR
=5.366,95%
CI
:3.488~8.254)、自评健康状况(一般,
OR
=2.697,95%
CI
:2.284~3.185;差,
OR
=5.338,95%
CI
:4.262~6.685)、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失能(
OR
=1.592,95%
CI
:1.328~1.908)、睡眠时间(正常,
OR
=0.502,95%
CI
:0.429~0.586;过长,
OR
=0.494,95%
CI
:0.405~0.603)、锻炼(
OR
=0.721,95%
CI
:0.607~0.856)、看电视(
OR
=0.787,95%
CI
:0.664~0.933)和进行园艺活动(
OR
=0.781,95%
CI
:0.626~0.975)是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
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7.13%;子女数量、居住方式、生活满意度、健康状况、睡眠时间、锻炼、看电视和园艺活动与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杭州市新确证在校学生HIV/AIDS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许珂, 陈珺芳, 张兴亮, 罗文杰, 吴嗣圣, 黄思超
预防医学 2022, 34 (
11
): 1096-1100,1104.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2.11.004
摘要
PDF
(923KB)
目的
分析杭州市2020—2021年新确证在校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学校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杭州市2020—2021年新确证的在校学生HIV/AIDS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血样,采用反转录PCR和巢式PCR测定HIV-1
pol
区基因,采用序列多重比对确定基因亚型;比较杭州市同期新确证HIV/AIDS病例基因序列,使用MEGA 11软件分析基因距离,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图,分析网络内成簇病例的特征。
结果
杭州市2020—2021年新确证在校学生HIV/AIDS 99例,其中男性98例,占98.98%;男男性行为传播94例,占94.94%。87例获得HIV-1
pol
基因序列,包括4种基因亚型,其中CRF07_BC 49例,占56.32%;CRF01_AE 27例,占31.03%;CRF55_01B 6例,占6.90%;CRF67_01B 5例,占5.75%。50例学生HIV/AIDS与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形成30个分子簇,簇内学生病例数2~16例,其中27个分子簇与非学生病例相关,且成簇的学生病例均为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途径、学校所在地、非学生病例现住址是学生病例成簇的影响因素,学校所在的范围是簇内HIV/AIDS病例重要的活动区域。
结论
杭州市2020—2021年新确证在校学生HIV/AIDS的HIV-1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病例传播与非学生病例关系密切,传播途径以男男性行为为主。需加强对MSM人群的干预,遏制艾滋病从社会面向校内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人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谢家敏, 武婕
预防医学 2023, 35 (
1
): 32-35,40.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1.007
摘要
PDF
(849KB)
人腺病毒(HAdV)的传染性高、致病机制复杂、靶器官多样,常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眼等多器官感染,严重危害人群健康。不同亚属的HAdV具有不同的组织嗜性,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征存在差异。本文基于HAd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不同组织嗜性HAdV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流行特征及HAdV流行变化趋势作一综述,为HAd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加权分位数和回归模型的应用及R软件实现
李珽君, 黄俊理, 陈海建, 莫春宝
预防医学 2023, 35 (
3
): 275-276.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3.021
摘要
PDF
(829KB)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热浪和寒潮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研究
房启迪, 刘盈, 程传龙, 韩闯, 杨淑霞, 崔峰, 李秀君
预防医学 2023, 35 (
1
): 6-10.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1.002
摘要
PDF
(946KB)
目的
探讨热浪和寒潮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预防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山东省慢性病、死因监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淄博市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收集空气质量指数(AQI);以日最高温度不低于暖季日最高温度分布的第90百分位数(
P
90
)、
P
92.5
、
P
95
、
P
97.5
,且至少持续2、3或4 d定义热浪;日最低温度不高于冷季日最低温度分布的
P
10
、
P
7.5
、
P
5
、
P
2.5
,且至少持续2、3或4 d定义寒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热浪和寒潮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以相对危险度(
RR
)及其95%
CI
描述。
结果
2015—2019年淄博市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的病例数为8 844例。当日最低温度不高于冷季日最低温度的
P
10
、
P
7.5
或
P
5
且至少持续2 d,以及不高于日最低温度的
P
10
或
P
7.5
且至少持续3 d时,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RR
值最小为1.187(95%
CI
:1.031~1.366),最大为1.242(95%
CI
:1.042~1.480);调整日均温度的影响后,当日最低温度不高于
P
10
或
P
7.5
且至少持续2 d,以及不高于
P
10
且至少持续3 d时,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仍显著增加,其中
RR
值最小为1.236(95%
CI
:1.009~1.513),最大为1.274(95%
CI
:1.023~1.585)。热浪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一定程度的寒潮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未发现热浪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统计学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大气NO
X
和NO
2
急性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联研究
关新朋, 徐洪兵, 方嘉堃, 朱雨桐, 刘凌燕, 赵茜, 宋晓明, 徐保平, 黄薇
预防医学 2023, 35 (
3
): 185-189,195.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3.001
摘要
PDF
(1150KB)
目的
分析交通相关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NO
X
)和二氧化氮(NO
2
)急性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联。
方法
收集2015—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资料,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置的监测点收集NO
X
、NO
2
及其他共存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O
X
和NO
2
急性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联。
结果
2015—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0~14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
M
(
Q
R
)为571(554)人次,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日门诊量
M
(
Q
R
)分别为265(282)、143(178)和128(120)人次。大气NO
X
和NO
2
的日均浓度
M
(
Q
R
)分别为67.8(50.7)和49.3(30.7)μg/m
3
。NO
X
和NO
2
急性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滞后效应均在累积滞后0~7 d时最大。NO
X
每升高一个
Q
R
浓度,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门诊就诊的超额风险分别为6.87%(95%
CI
:6.37%~7.38%)、7.25%(95%
CI
:6.51%~7.99%)和5.51%(95%
CI
:4.69%~6.33%);NO
2
每升高一个
Q
R
浓度,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门诊就诊的超额风险分别为5.71%(95%
CI
:5.12%~6.31%)、5.32%(95%
CI
:4.51%~6.14%)和4.83%(95%
CI
:3.91%~5.75%);对>5岁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更为明显。
结论
交通相关大气污染物NO
X
和NO
2
急性暴露可能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