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金勇,陈巧,朱冰军. 垃圾填埋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对策[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1):8-10. [2] 阮晓颖,傅红,朱霖,等. 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预评价[J] .预防医学,2019,31(12):1193-1198.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S]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GBZ/T 300.1—2017[S]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S]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31—2002[S]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 张海华,张帆挺,张栋棚,等. 杭州天子岭填埋库区“三高三超”安全研究[J] . 环境卫生工程,2017,25(5):90-9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诊断:GBZ 14—2015[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GBZ 11—2014[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0] DING Y,CAI C Y,HU B,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of ordorous gases at a landfill site:a case study in Hangzhou,China[J] . Waste Manag,2012,32(2):317-326. [11] 胡斌,丁颖,吴伟祥,等. 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与控制研究进展[J] .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3):785-790. [12] 李国刚,曹杰山,汪志国.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J] . 环境保护,2002(4):35-38. [13] 陈圣安,张恩惠,俞国祥.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的调查[J] .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8):40. [14] 宋巧武,余迪芳. 3起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J] .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40-41. [15] 徐华,谢锡治,汪波,等. 4起疏通下水道致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报道[J]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2):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