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20, Vol. 32 Issue (5): 523-526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0.05.023
  妇幼保健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更年期女性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秦红1, 张升超1, 贾艳滨2, 刘胤1, 曾小周1, 黄娟1
1.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社康管理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2.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全文: PDF(354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女性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390例更年期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95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睡眠质量和症状。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 HAMA和HAMD评分均下降(P<0.05),干预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A和HAMD评分存在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PSQI和SCL-90评分均下降(P<0.05),干预组PSQI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SQI和SCL-90存在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P<0.05)。结论 对更年期女性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女性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秦红
张升超
贾艳滨
刘胤
曾小周
黄娟
关键词 更年期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收稿日期: 2019-11-15      修回日期: 2020-02-07      出版日期: 2020-05-10
中图分类号:  R193.3  
通信作者: 贾艳滨,E-mail:yanbinjia2006@163.com   
作者简介: 秦红,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团体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工作
引用本文:   
秦红, 张升超, 贾艳滨, 刘胤, 曾小周, 黄娟. 更年期女性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 2020, 32(5): 523-526.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20/V32/I5/523
[1] 方翠蓉,殷文静,易薇.社区干预联合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3):542-544.
[2] 董胜莲,李丹,陈长香,等.22 省(市)女性更年期抑郁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5):347-349.
[3] 顾明芳,夏佳娜,俞延波.围绝经期女性更年期症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浙江医学,2017,39(11):915-917.
[4] 张会申. 补肾疏肝活血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5] 林金钊. 广西制糖业女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9.
[6] 张昕,郑剑南,廖秀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睡眠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5):132-134.
[7] NIKJOU R,KAZEMZADEH,ASADZADEH F,et al.The effect of lavender aromatherapy on the symptoms of menopause[J].J Natl Med Assoc,2017,110(3):265-269.
[8] 白婧. 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3):123-124.
[9] 郑瑀, 许琳洁,许凤全.更年期抑郁女性心理特征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6):3199-3201.
[10] 林莉莉,董小旭.团体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16(1):55-57.
[11] 郭丽,刘春,巩爱玲.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21-23.
[12] 凌枫,金勤华,秦金梅,等.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19):2947-2950.
[13] 司微. 情志干预疗法对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1):39-41,50.
[1] 段芮, 王红. 2011—2018年我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趋势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8): 649-654.
[2] 王怀昭, 乔婷婷, 范艳存.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评健康状况在慢性病影响抑郁症状中的效应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7): 574-577.
[3] 陈蓉, 林静静, 秦家胜, 陆凤. 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与体力活动、静坐时间的关联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33-537.
[4] 王占强, 董瀚文, 邸晓兰, 杨可冰, 牛雅娟. 跨性别群体抑郁、焦虑与防御机制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5): 392-395.
[5] 庄群飞, 王锦毓, 李鸽伶, 江舜杰, 沈祝苹, 李倩. 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焦虑与压力知觉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5): 388-391.
[6] 周嘉昱, 施剑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4): 307-310.
[7] 吴绍峰, 王素珍, 朱秀媛, 李静, 冯美菱, 章德林. 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4): 277-281.
[8] 张丛笑, 郑琳, 沈利明, 黄闽燕, 陈晖, 牛星凯, 宋凯. 某区中小学生抑郁症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3, 35(3): 196-199,204.
[9] 张曼, 吴鉴伦, 程心蓓, 马源, 郑卫军. 老年人家庭代际接触、抑郁症状与自评健康状况的关联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10): 840-843.
[10] 罗珂梦, 李胜, 吕梦莲, 林君芬. 浙江省基层医务人员抑郁症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3, 35(10): 881-884,889.
[11] 牛慧侠, 王晓峰, 楼晓明. 抗抑郁药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2, 34(9): 902-905,913.
[12] 余鸽, 娄乐, 徐方忠. 记忆任务指标评估抑郁障碍风险研究[J]. 预防医学, 2022, 34(7): 687-691.
[13] 沈强, 张月琴, 江圣洁, 甘露, 尉莹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焦虑状况的Meta分析[J]. 预防医学, 2022, 34(7): 720-726.
[14] 曹慧, 章丽英, 钱军. 产后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22, 34(7): 751-755.
[15] 潘松涛, 陈艳, 张永利, 张森, 王安芬, 严剑波. 舟山市中小学生睡眠情况调查[J]. 预防医学, 2022, 34(6): 626-63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