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20, Vol. 32 Issue (3): 278-281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0.03.015
  疾病控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艾克丹·塔西1, 马媛媛2, 胡晓远2, 倪祯2, 倪明健2
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 PDF(506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6月—2015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建立HIV抗体检测阴性的MSM人群队列,定期进行随访调查和HIV抗体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截至2015年3月共纳入619人,总观察670.03人年,HIV新发感染23例,新发感染率为3.43/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吸食毒品(HR=0.281,95%CI:0.156~0.967)是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保护因素;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HR=2.632,95%CI:1.133~6.109)和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性行为(HR=3.774,95%CI:1.632~8.768)是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3.43/100人年,MSM人群HIV新发感染与安全套使用情况、同性商业性性行为和吸食毒品情况有关。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艾克丹·塔西
马媛媛
胡晓远
倪祯
倪明健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感染    
收稿日期: 2019-09-05          
中图分类号:  R512.91  
基金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4907,2011ZX10001-001,2009ZX10001-019)
通信作者: 倪明建,E-mail:xjnmj@126.com   
作者简介: 艾克丹·塔西,硕士在读,主要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引用本文:   
艾克丹·塔西, 马媛媛, 胡晓远, 倪祯, 倪明健.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20, 32(3): 278-281.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20/V32/I3/278
[1] 张磊. 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N]. 健康报,2018-11-24(1).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2018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24(11):1075.
[3]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定期HIV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1):11-16.
[4] 吴尊友. 我国艾滋病经性传播新特征与防治面临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6):707-709.
[5] 倪永康,王云霞,刘早玲.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6):681-684.
[6] 杨作凯,方益荣,卢巧玲,等. 绍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3): 281-283.
[7] 傅卓华,赵秀萍,曹小平,等. 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26-728.
[8] 任晖琴,地力夏提·亚克甫,米娜瓦尔·艾拜, 等.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D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1):1495-1499.
[9] 胡中柱,李二辉,张萌. 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型毒品使用及与HIV梅毒感染关系[J]. 中国性科学,2019,28(6):157-160.
[10] 刘少础,赵锦,陈琳,等. 深圳市2013—2015年MSM HIV新发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7,16(8):774-777.
[11] 蒋和宏,陈于,欧阳琳. 新型毒品滥用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的传播[J].重庆医学,2017,46(13):1848-1850.
[12] 丁琳,施建春,赵涛,等. 2010—2014年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2):1123-1125,1130.
[13] 蒋和宏,陈于,欧阳琳. 新型毒品滥用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的传播[J]. 重庆医学, 2017,46(13):126-128.
[14] 朱正平,张敏,徐园园,等. 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使用新型毒品亚硝酸酯类吸入剂rush poppers情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2):189-193.
[15] 陈婉君, 阮建军, 朱碧香,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态知情交友调查[J]. 预防医学, 2019, 31(1): 1-4.
[16] 樊荣丽,严关明,李慎坚,等. 同伴推动干预在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中应用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4):69-70.
[1] 俞素芬, 蒋青林, 戴杰. 2012—2021年吴兴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9): 796-799.
[2] 郑伟, 张世勇, 杨纶砥, 熊华利.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1990—2019年我国艾滋病发病率趋势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8): 665-668,681.
[3] 王婷婷, 汪剡灵, 李桂霞, 常玥. 2012—2021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7): 578-582.
[4] 姜海波, 洪航, 周健, 李继革, 史宏博, 谭诗文, 褚堃, 张丹丹. 宁波市HIV/AIDS病例新型毒品使用情况调查[J]. 预防医学, 2023, 35(6): 470-474.
[5] 柏建芸, 赵芳凝, 候金余, 郭燕, 郑敏娜, 李龙, 于茂河. 2005—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HIV/AIDS检测发现情况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475-479.
[6] 段恬筱, 黄希汇, 刘诗川, 胡薇薇, 刘涛, 李亚, 岑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Meta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26-532.
[7] 徐亚华, 吴斌. 兰溪市120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38-540.
[8] 蔺茂文, 刘锐, 张凡, 李舒超, 刘建昭, 豆智慧, 孙春. 1996—2021年荆州市HIV/AIDS病例1年死亡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5): 396-400.
[9] 景正伟, 宁艳, 常文辉, 周超, 任强, 董丽芳, 贾华, 许诗瑶, 王志锋. 高校MSM人群HIV感染学生生存质量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4): 291-294.
[10] 周嘉昱, 施剑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4): 307-310.
[11] 向泽林, 富小飞, 亓云鹏, 朱国英, 顾伟玲, 胡洁, 李傅冬, 周晚玲, 侯志刚, 刘杨, 刘砚清, 郭飞飞, 陆先权, 郭林杰, 陈中文. 羽毛球场馆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 预防医学, 2023, 35(4): 316-319.
[12] 许太彬, 程春荣, 段江洋, 兰培利, 段欣洋. 郑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J]. 预防医学, 2023, 35(4): 323-326.
[13] 陈银炜, 周洋, 刘珍, 张晓辉. 流动人口HIV感染孕产妇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预防医学, 2023, 35(3): 210-214.
[14] 谢家敏, 武婕. 人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1): 32-35,40.
[15] 蒋均, 陈军仙, 楼莲娟, 朱碧香, 查琏琦, 阮建军. 义乌市2016—2020年报告HIV/AIDS病例流动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1): 21-2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