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振泉. 我国艾滋病防控策略与分析[C]//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六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9. [2] 罗艳,陈珺芳,张兴亮,等.杭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3):217-220. [3] 蒋健敏,潘晓红.倾斜的世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 [4] 张兴亮,陈珺芳,李西婷,等.杭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2):161-164. [5] 罗艳,赵刚,李西婷,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预防医学,2019,31(7):673-677. [6] 罗艳,王旭初,陈珺芳,等.杭州市2010—2017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11):808-812. [7] 李建卓,任庆莹,朱艳文,等.2014—2019年济南市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20,26(3):207-209. [8] 农丽萍,郭丹,何波,等.大学生艾滋病疫情特征及随访管理情况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4):409-41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EB/OL].(2019-10-11)[2020-08-11].http://www.nhc.gov.cn/jkj/s7925/201910/adc374d0613144b2b7bb5d6c58a60223.shtml. [10] 罗艳,赵刚,黄思超,等. 2013—2018年杭州市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与晚发现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2020,32(8): 757-765. [11] 杜瑶瑶,徐慧芳.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2):225-22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EB/OL].(2017-02-05)[2020-08-11]. http://www.gov.cn/xinwen/2017-02/05/content_5165615.htm. [13] 彭琳,张菊英,黎瀚东,等.成都市男男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知信行定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9):811-813. [14] 郭振友,马明霞,谢润德,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作用路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2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