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RSHALL H,WANG B,WESSELINGH S,et al.Control of invasive meningococcal disease: is it achievable[J].Int J Evid Based Healthc, 2016,14(1):3-14. [2] 李军宏,李艺星,吴丹,等. 中国2006—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菌群分布特征及变迁趋势[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21(5): 481-485. [3] 许涤沙,李克莉,武文娣,等. 中国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3):299-32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S].2010. [5] 周绍英,马瑞.宁波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3):274-277. [6] 唐文钊,朱秀兰,王莹. 2011—2018年惠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 30(2):112-115. [7] 张淑君,颜洁,李放军,等. 湖南省2014—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6,22(6):415-419. [8] 谢琴华. 2008—2017年苏州市吴中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8,34(24):3375-3378. [9] 萧剑雄,吴瑞红,林志强,等.福建省2012—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4):438-444. [10] 陈茂芳,吴爱兰.东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7, 29(6):607-609. [11] 陈敏,梁亚琼,徐鹭,等. 2013—2016年南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3):4284-4288. [12] 袁卫建,杭纪红,徐建芳.丹阳市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流脑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3500-3503. [13] 车鑫仁,许二萍,潘金仁,等. A群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的比较[J]. 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1):51-53. [14] 郭雪,魏志权. 2010—2017年北京市怀柔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2018,34(19):2694-2698. [15] 蒋静凤,王旭雯. 2015—2016年无锡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31(6):629-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