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艳,严卫星.国内外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2):190-1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Z].2015. [3] 陈高尚,陈梦安.金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12):1234-1237. [4] 史碧君,张丹丹,张琰,等.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12):1245-1247. [5] 仇赛云,沈建华,房少华,等.云南贫困地区0~5岁儿童腹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82-85. [6] 申屠平平,吕恭进,朱珈慧.金华市2014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2):2803-2806. [7] 吕鹏,章荣华,齐小娟,等.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现状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828-829,837. [8] 刘五高,徐翠红,刘爱霞,等.2014年—2016年丽水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20):3007-3009. [9] 张爱平,潘刚雷,杨庆伟,等.镇海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9):2836-2839. [10] 陈江,章荣华,张荷香,等.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2):120-123. [11] 林丹,王黎荔,山若青,等.2014年温州市特定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3):378-381. [12] 浙江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Z].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