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 Y,QIN X,CHEN R,et al.Impact of Individual-Level Social Capital on Quality of Life among AIDS Patients in China[J]. Plos One,2012,7(11):e48888. [2] 张晓琳,朱海燕,李树杰. 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和攻击性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307-1310. [3] 刘康迈,蒋洪林,白,等. 我国部分HIV感染者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可能做出的反应的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3):136-138. [4] 冯世艳,邵冰,宋波,等. 哈尔滨主要HIV感染人群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7,51(1):78-82,86. [5] 景兴科,杨海峰. 艾滋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 预防医学,2017,29(7):724-726. [6] 方积乾. 生存质量测量方法及应用[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7] 方积乾,郝元涛,李彩霞.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205. [8] 谢年华,江洪波,许骏,等. 武汉市HIV/AIDS未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04-1207. [9] 隋丹丹,林鹏,陈抒豪,等. 17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15,41(2):117-123. [10] 潘宇韵,朱小朴,黄喜明,等. 佛山市南海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5, 22(6):678-681. [11] 王金明,徐芳,彭东文,等. 深圳市无症状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现状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5,15(7):819-822. [12] 王华东,陈薇,谢文琴,等. 安徽省皖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评价[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 20(8):772-776. [13] 吴明,曲鹏,卢春明,等. 辽宁省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命质量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76-1078. [14] 董晓梅,彭淋,张思恒,等.广东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 35(1):40-44. [15] 黄凌,蓝桂莲,袁兆康. 南昌市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10):783-787. [16] 武慧敏,张晓雯,王卫平,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20(9):1316-1318. [17] 张鹏,孙晓明,娄继权,等. 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存质量关联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12):1292-1294. [18] 杨光,万瑾,许燕君,等. 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5,28(3):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