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凤,张德著,张丽,等. 2004—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百日咳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6):2909-2911,2967. [2] 柳艳萍. 百日咳流行现状及疫苗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8,34(7):1005-1009. [3] 刘丹丹,潘跃娜,焦安夏,等. 疫苗使用前后百日咳的流行病学变化[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2):157-162. [4] 黄海涛,张颖. 中国百日咳的监测现状及其流行特征[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22):1685-168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百日咳诊断标准:WS 274—2007[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6] 宁桂军,高源,吴丹,等. 中国2011—2017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3):264-267,273. [7] 唐学雯,周洋,汪颖,等. 浙江省百日咳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20,32(7):712-714. [8] 唐静,李江嵘,余文,等. 2009—2018年云南省百日咳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26(2):177-181. [9] MASSERIA C,MARTIN C K,KRISHNARAJAH G,et al.Incidence and burden of pertussis among infants less than 1 year of age[J]. Pediatr Infect Dis J,2017,36(3):e54-e61. [10] 郑翔,陈怡平,邱春华,等. 浙江省台州市1954—2017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8,45(6):441-444. [11] 邓青,张迟,王晓南,等. 2005—2015年湖北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2):1315-1318. [12] TARTOF S Y, LEWIS M,KKNYON C,et al.Waning immunity to pertussis following 5 doses of DTaP[J]. Pediatrics,2013,131(4):e1047-e1052. [13] 谢娜,王童敏,刘俊玲,等. 新疆喀什地区0~6岁儿童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5):2752-2755. [14] 王涛,王海红,易文娟,等.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J].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5):593-596. [15] 宋凯军,刘铁诚,张先慧,等. 山东省济南市医疗机构百日咳诊断能力调查[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5):533-536,510. [16] 李玥,袁林,王青,等. 百日咳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11(4):263-267. [17] 李振,汪丙松,王昭俐,等. 质谱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检测百日咳鲍特菌[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92-94. [18] 于晓婷,谌志筠,何秋水.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全球孕期接种的现状[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0,48(3):5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