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柳.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6):315. [2] 史碧君,张丹丹,张琰,等. 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 预防医学,2017,29(12):1245-1247. [3] 王琳,赵建梅,赵格,等. 国内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预警开展现状与启示[J] .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4):65-71. [4] 叶艳华,杜雪飞,江晓,等. 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5):100-103. [5] 胡卓,刘育兰,郑玉峰. 2017年株洲市食源性疾病散发监测结果分析[J] .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2):939-940. [6] 陈江,齐小娟,张政,等. 2016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1):6-10. [7] 赵天旺,陆国飞,吴超,等. 海宁市特定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 预防医学,2018,30(5):519-521. [8] 王小龙,张梦寒,朱莉勤,等. 2016—2019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J] .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1):3975-3980. [9] 孔翔羽,靳淼,段招军. 诺如病毒与食源性疾病[J]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7):21-23. [10] 刘雪杰,傅祎欣,叶玲清,等. 2015—2016年福建省市售牡蛎贻贝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J] . 江苏预防医学,2019,30(4):386-388. [11] 印晓静,徐薇,韩东升. 临床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及基因分型特征研究[J]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8):1028-1029. [12] 韩晗,韦晓婷,魏昳,等. 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J] .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