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荣华,赵正言,刘湘云. 儿童保健学[M]. 5版.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99. [2] 孙满英,黄满仙. 舟山海岛2010—2014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4):486-488. [3] 唐红梅,孙晓艳,陈定华,等. 嘉兴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5):539. [4] 薛峰,陈华. 常熟市2010—201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7,28(4):461-462. [5] 杨炅,汪吉梅,钱蓓倩,等. 73 498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5,33(6):553-557. [6] 陆莹,宁卫青. 2010—2014年江苏省出生缺陷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579-1582. [7] 汪桂艳,钟红秀,赵旭,等. 厦门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2):5050-5052. [8] 王晓波,张晓辉,吴巍巍,等. 二胎政策开放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8,34(9):1053. [9] 张红艳,胡孟彩,陈露,等. 河南省2008—201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10(2):35-40. [10] 赵婧,梁少霞,李红艳,等. 3 240例孕妇的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与结果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7):32-3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R].2012. [12] 潘晔.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3):281-284. [13] 周立,杨龙刚,周秀芳,等. 兰州市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1):18-22. [14] 高玉霞,王海英,刘平,等. 孕期Hcy水平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27(2):192-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