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飞,孙群露,刘晓峰,等.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5):470-473. [2] 周银柱,曹可珂,马迪辉,等. 长沙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0):1033-1036. [3] 杨元斌,高红,章丹阳,等. 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分析[J]. 疾病监测,2017,32(6):481-485. [4] 吕春景,支红峰,石晓波. 2015年永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6):2379-2380, 2385. [5] 金春秋,陈宇鸿,陈飞荣,等. 温岭市食品中不同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4):1776-1778. [6] 朱大方,周标,陈江,等. 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16,28(10):1005-1009. [7] 薛慧丽,蒋希宏,王健,等. 某公司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2):259-262. [8] 孙长颢,凌文华,黄国伟,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42-443. [9] 陆欣,徐斌,陈欢,等.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2019,31(3):302-308. [10] 吴雨晨,宗雯琦,戴月,等. 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7,28(3):262-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