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跃华,肖革新,郭莹,等. 2008—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8):693-697,747. [2] 杨芳,于石成,张菊英,等. 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3,28(11):888-893. [3] XING W,LIAO Q,VIBOUD C,et al.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2008-2012: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2014,14(4):308-318. [4] 谢蕾,倪红霞,丁克琴,等. 2014年—2015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5):702-704. [5] 龚灵. 手足口病治疗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4):16-1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印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的通知[EB/OL].(2016-12-06)[2018-11-06]. http://www.nhfpc.gov.cn/jkj/s3581/201701/ 8033406a995d460f894cb4c0331cb400.shtml. [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4):458-46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EB/OL].(2005-10-14)[2018-11-06]. http://old.hljda.gov.cn/show.aspx?newsid=3677& typeid=19. [9] 叶家楷,李克莉,许涤沙,等. 中国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 22(2):125-137. [10] 潘雪娇,李倩,戚小华,等. 浙江省2013—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11):1128-1130. [11] 黄巍,周晓红,席胜军,等. 两种EV71型灭活疫苗安全性比较[J]. 预防医学,2018,30(4):356-358,363. [12] 白云骅,李丽,张军楠,等. EV71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7):1045-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