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利芳,张晓辉,胡崇高,等. 浙江省2010—2014年HIV感染孕产妇疫情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分析[J]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 (5):353-357.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2):6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 [R] .2009. [4] 柏建芸,于茂河,柳忠泉,等. 天津市730名青年学生MSM的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12):1048-1051. [5] 王,夏时畅,潘晓红,等. 应用同伴推动抽样法开展杭州市MSM的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12):1043-1047. [6] 蔡爱红,曾永,柯珍,等. 青田县华侨人群HI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 .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809-810. [7] 卢巧玲,傅利军,杨作凯,等. 绍兴市不同传播途径艾滋病流行特征[J] . 浙江预防医学,2014,26 (8):806-808. [8] 王毅,黄明乾,李六林,等.绵阳市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及影响因素[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6):509-512. [9] 许骏,周敦金,周旺,等.不同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 (1):44-46. [10] 何学忠,邓登红,刘福吉,等. 2012—2015年广东省陆丰HIV/AIDS 流行特征分析[J] . 应用预防医学,2016,22(4):307-308. [11] 钱卫娟,邵婷,李金伟.江苏省靖江市2004—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574-2580. [12] ALTHOFF K N,BUCHACZ K,HALL H I,et al. U. S. trends i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use,HIV RNA plasma viral loads,and CD4 T-lymphocyte cell counts among HIV-infected persons,2000 to 2008[J] . Ann Intern Med,2012,157(5):325-335. [13] COHEN MS,CHEN Y Q,MCCAULEY M,et al. Prevention of HIV-1 infection with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 N Engl J Med,2011,365 (6):493-5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