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发举,韩志刚,徐慧芳,等. 2008—2012年广州市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J] . 热带医学杂志,2016, 16(3):374-376,408. [2] 杨晴,胡强. 江西省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异性性途径感染方式及影响因素[J] . 应用预防医学,2017,23(3):203-206. [3] 洪航,张琰,张丹丹. 宁波市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J] .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2):198-200. [4] 吴琼海,裘丹红,沈伟伟,等. 浙江省台州地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 疾病监测,2011,26(11):882-885. [5] 杨兵,沈云峰,俞素芬,等. 湖州市吴兴区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 预防医学,2017,29(10):1041-1043. [6] 何冰. 江山市HIV/AIDS晚发现情况分析[J] . 预防医学,2016, 28(12):1259-1261. [7] 张庆梅,徐红,徐钟渭. 杭州市萧山区2002—2013年老年HIV/AIDS病人特征分析[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1):59-61. [8] 邓为民,杨曙光,赵城寒,等. 浙江省乐清市农村老年人艾滋病危险因素调查[J] . 疾病监测,2013,28(8):654-656. [9] 陆华湘,朱宇佳,吴兴华,等. 广西部分地区老年男性嫖客商业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31-34. [10] 李宁,李卉,马彦民,等. 河南省部分地区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高危行为与相关因素的定性研究[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9):1161-1164. [11] 曾吉,李洋,叶景荣,等. 2013年北京市新报告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特征[J]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5):388-391. [12] 曾小良,李永振,覃祺,等. 60例老年HIV/AIDS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J] .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9):921-9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