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坚鑫,周锡华,王南萍,等.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在突发核事件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6,30(6):480-481. [2] 安鸿翔,郭喜良.“辐射防护管理者分享—废放射源管理和网络化工作最佳实践的区域会议”简介[J].辐射防护通讯,2010,30 (1):44. [3] 刘兆华,王晓明.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分析[J].四川环境,2003,22(5):83-85. [4] 仲崇军,苟全录,张鹏飞,等.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快速确定辐射剂量率场的方法及其应用[J].核电安全,2009,2(4):348-353. [5] 殷荫,王南萍,付宸,等. 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影响因素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2,35(1):61-74. [6] 何振芸,罗国祯,黄家矩.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1990 年)概况[J]. 辐射防护, 1992,12(2):81-95. [7] 潘自强.我国天然辐射水平和控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J].辐射防护,2001,12(5):121-12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中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外照射部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北京,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