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涤沙,李克莉,武文娣,等. 中国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3):299-309,322. [2] 戚小华,李倩,潘雪娇,等. 浙江省2008—2014年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5):506-510. [3] 莫周武,符策秦. 一起接种乙肝及卡介苗疫苗偶合死亡病例的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7,17(9):950-952. [4] 魏军,王海立,王绍清. 1例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偶合死亡的调查诊断报告[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7):22-23. [5] 项逢平. 一起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偶合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89,92. [6] 汪志国,张晋琳,马福宝. 2009—2012年江苏省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病因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6):532-534. [7] 张伶俐,万孝先,牟劲松,等. 2008—2017年深圳市光明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 30(3):138-140. [8] 叶家楷,李克莉,许涤沙,等. 中国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7,23(5):481-492,511. [9] 杨宏. 中国2005—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评价[D].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10] 田娟,罗兴静,王梦佳,等.中国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J/OL].中国公共卫生[2019-11-01].http://www.zgggws.com/cn/article/doi/10.11847/zgggws1121604?viewType=HTML. [11] 王富良,刘仕俊,孙向珏,等. 一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偶合死亡案例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9):943-945. [12] 彭向东,伍琼,胡晓江,等. 中国各省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费用测算方法和额度比较[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21(6):691-702,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