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磊. 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N]. 健康报,2018-11-24(1).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2018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24(11):1075. [3]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定期HIV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1):11-16. [4] 吴尊友. 我国艾滋病经性传播新特征与防治面临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6):707-709. [5] 倪永康,王云霞,刘早玲.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6):681-684. [6] 杨作凯,方益荣,卢巧玲,等. 绍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3): 281-283. [7] 傅卓华,赵秀萍,曹小平,等. 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26-728. [8] 任晖琴,地力夏提·亚克甫,米娜瓦尔·艾拜, 等.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D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1):1495-1499. [9] 胡中柱,李二辉,张萌. 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型毒品使用及与HIV梅毒感染关系[J]. 中国性科学,2019,28(6):157-160. [10] 刘少础,赵锦,陈琳,等. 深圳市2013—2015年MSM HIV新发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7,16(8):774-777. [11] 蒋和宏,陈于,欧阳琳. 新型毒品滥用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的传播[J].重庆医学,2017,46(13):1848-1850. [12] 丁琳,施建春,赵涛,等. 2010—2014年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2):1123-1125,1130. [13] 蒋和宏,陈于,欧阳琳. 新型毒品滥用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的传播[J]. 重庆医学, 2017,46(13):126-128. [14] 朱正平,张敏,徐园园,等. 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使用新型毒品亚硝酸酯类吸入剂rush poppers情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2):189-193. [15] 陈婉君, 阮建军, 朱碧香,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态知情交友调查[J]. 预防医学, 2019, 31(1): 1-4. [16] 樊荣丽,严关明,李慎坚,等. 同伴推动干预在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中应用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4):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