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嘉咏,申晓靖,张白帆,等. 河南省2011年至2014年A组轮状病毒病原学及流行特征[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9):560-562. [2] 陈燕梅,涂晓波,丁文杰,等. 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4):416-417. [3] 孙丽丽,吴晋元,孙茂盛,等. 轮状病毒及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134-138. [4] 任江萍,陈恩富. 轮状病毒流行病学与疫苗研究进展[J].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801-804. [5] 郑灵玲,李世贤,李倩倩,等. 乌鲁木齐2009—2010年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8, 16(12):2045-2048,2071. [6] 黎明强,吕榜军,沈潘燕,等.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罗特威保护效果及安全性 Meta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0):1038-1041,1056. [7] 胡昱,李倩,陈恩富,等.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研究Meta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8(1):61-66. [8] 蔡颖,谢蕾,徐景野. 2013年—2015年宁波市轮状病毒腹泻监测与流行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7):2528-2530. [9] PARASHAR U D,GIBSON C J,BRESEE J S,et al.Rotavirus and severe childhood diarrhea[J]. Emerg Infect Dis,2006,12(2):304-306. [10] 陈玲霞,姬莉莉,孙建飞,等. 2013—2015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及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5):603-605. [11] 李丹地,徐子乾,谢广成,等.确认我国轮状病毒疫苗株LLR基因型为G10P[15][J]. 病毒学报,2015,31(2):170-173. [12] 陈益平. 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疾病负担及预防策略[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3):175-179. [13] 袁春莉,汪水成,李静,等. 北京市郊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331-2333. [14] 王亚利,田娟,郭斌,等. 渭南市临渭区学龄前期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调查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0):1235-1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