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海英. 助产护士进行分娩前指导对产程的作用和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17-18. [2] 施秋华. 大规模妇幼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31):4371-4372. [3] 齐瑞莹,王敏. 妊娠期女性对分娩方式认知情况的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6):783-784. [4] 闰智梅,李幼东,刘肖莉,等. 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2):212-213. [5] 李晓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8-49. [6] 谢辛,苟文丽.妇产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 王卫平.儿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 赵红阳.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10):128-129. [9] 苏丽妮. 产前护理指导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31-232. [10] 阙锦芳,李海静,翁梅芬.参与式孕期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4)::45-417. [11] 赵栋,章荣华,周标,等.123名孕妇营养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835-837. [12] 解梅琳,刘爱红. 不同分娩方式对出生正常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4):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