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19, Vol. 31 Issue (12): 1258-1259,1262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19.12.016
  疾病控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一起毒环柄菇和亚稀褶红菇混杂误食中毒事件调查
陈双燕1, 翁健1, 傅桂涛2
1.杭州市临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浙江 杭州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
全文: PDF(35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查明一起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并警示公众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对中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可疑食物进食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治疗情况等,对蘑菇进行形态学鉴定,采集患者24 h急诊血样、尿样、病后7日血样和蘑菇进行毒素检测。结果 患者有2种毒蘑菇进食史,潜伏期1.5~2 h,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毒蕈样症状,横纹肌溶解,肝肾损伤,肌酸激酶急骤上升,远高于正常值。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浆置换等救治方案后患者康复出院。在毒蘑菇样本和患者24 h急诊血样中均检出鹅膏毒肽。毒蘑菇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毒环柄菇(Lepiota venenata)和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结论 这是一起因误食毒环柄菇(Lepiota venenata)和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引起的中毒事件,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公众意识,明令禁止采摘野生蘑菇。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陈双燕
翁健
傅桂涛
关键词 食物中毒毒环柄菇亚稀褶红菇鹅膏毒肽    
收稿日期: 2019-08-12      修回日期: 2019-09-03     
中图分类号:  R155  
通信作者: 陈双燕,E-mail:jhcsy6@qq.com   
作者简介: 陈双燕,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卫生监测和传染病控制工作
引用本文:   
陈双燕, 翁健, 傅桂涛. 一起毒环柄菇和亚稀褶红菇混杂误食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9, 31(12): 1258-1259,1262.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19/V31/I12/1258
[1] 孙亮,陈莉莉,廖宁波,等. 2010—2016年浙江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3):270-274.
[2] 王萍,宋晓冰. 2006—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食物中毒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3):257-260.
[3] 陈莉莉. 2010—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分析[J]. 卫生研究,2018,47(4):666-669.
[4] 蔡箐,陈作红,何正蜜,等. 毒环柄菇(Lepiota venenata)——在中国引起蘑菇中毒事件的新物种[J]. 菌物研究,2018(2):63-69.
[5] 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等. 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中毒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特征及救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6):733-738.
[6] 徐小民,张京顺,蔡增轩,等. 在线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法检测野生菌中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J]. 色谱,2017,35(6):613-61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1994[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8] 陈作红,杨祝良,图力古尔,等.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9] 李鑫,肖向莉,张欣,等. 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46-47.
[10] 程炎芳,戴启凤,范丹丹,等. 2例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7):160-161.
[11] 王黎荔,林丹,高四海,等.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6人死亡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4):505-507.
[12] 贾俊娥,菅向东,王珂,等. 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3):213-214.
[13] 陈作红. 民间有毒蘑菇鉴别方法误区[J]. 森林与人类,2016(8):84-85.
[14] 孙亮,齐小娟. 毒蘑菇认识误区[J]. 健康博览,2018(8):60-61.
[1] 陈双燕, 段恬筱, 翁健. 一起误饮川乌药酒致乌头碱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1, 33(11): 1170-1171.
[2] 潘刚雷, 曾凡夫, 项琼珊, 王邦宇. 一起野生欧氏鹅膏菇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0, 32(6): 601-603.
[3] 祝永英, 姜自启, 张国英, 于美英. 一起布利丹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9, 31(4): 378-380.
[4] 徐春风,郑灿杰,严晓莉,占炳东,赵士光,曹国平,邓小雁,方春福,林君芬. 一起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8, 30(6): 618-620.
[5] 麻美芬, 崔艳, 黄抱抱, 何丽波. 一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J]. 预防医学, 2018, 30(6): 624-625,628.
[6] 张文增, 刘祖阳, 兰真, 刘伦光, 马会来. 一起疑似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7, 29(7): 721-723,726.
[7] 王丽羽综述, 井申荣审校. 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的提取鉴定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17, 29(5): 468-471.
[8] 麻美芬, 何丽波, 单晓斌.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7, 29(12): 1251-1252,1255.
[9] 赵士光,陈松华,张建民,蓝岳云,刘文峰,胡俊.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合并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调查[J]. 预防医学, 2017, 29(12): 1253-1255.
[10] 盛雪飞,祝绯飞,袁寒艳,汪义锦,厉志玉.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 预防医学, 2016, 28(8): 840-843.
[11] 杨汝奔,陈贤,叶晓新,徐剑. 一起误服外用药酒致乌头碱群体性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16, 28(8): 844-845.
[12] 刘波, 张宏, 徐明, 梁志强, 郑芝灵, 叶炜. 一起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 预防医学, 2016, 28(4): 413-414,429.
[13] 张秀尧, 蔡欣欣, 张晓艺, 李瑞芬, 林丹, 王黎荔.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快速测定毒蘑菇中5种毒肽[J]. 预防医学, 2016, 28(2): 214-216.
[14] 魏雄杰, 余平, 蒋庆, 杜道法, 陈钊, 刘俊. 一起误食残托斑鹅膏食物中毒调查[J]. 预防医学, 2016, 28(10): 1026-1028.
[15] 方叶珍, 蒋雪凤, 徐丹戈, 黄世旺, 胡春容, 金国农.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J]. 预防医学, 2016, 28(1): 68-70,8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