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柳丽江,朱芳,樊飞,等. 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5):733-735. [2] LE L Y,BARON F,GAUTIER M.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food poisoning[J]. Genetics & Molecular Research Gmr,2003,2(1): 63. [3] BALABAN N,RASOOLY A.Review: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0,61(1):1-10. [4] 沈莹.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控制策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0):2178-2180. [5] 张远.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9):15-18. [6] 刘风仙,聂勇光,聂翠芳. 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12):29-31. [7] 孙吉昌,游兴勇,刘成伟,等.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1):89-91. [8]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 2003—2007年中国1 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 22(3):224-228. [9] 朱翔,包云娟,李月华. 东阳市201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51-52. [10] 童健,单晓斌,黄抱抱. 兰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J]. 浙江预防医学,2017,29(5):506-508. [11] 胡群雄,王磊. 2015年宁波市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2):253-255. [12] 陈晨,高永军,丁凡,等. 2005—2012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监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95-697. [13] 桑少伟,赵仲堂,索继江,等. 国内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45-4247. [14] 胡永松,李维克. 深圳市南山区201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5):599-601. [15] 周庆荣,郑建俊,郑升龙. 江山市2011—2013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3):401-404. [16] 林云,王恒辉,谢亮. 嘉兴市即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现状调查[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3):3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