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225. [2] 杨丽萍. 心理干预临床路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114-115. [3] 徐建青,王丽. 门诊无痛人工流产女性心理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42-45. [4] 胡敏,贺英. 人工流产对未婚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4):2717-2718.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8. [6] 楼超华,左霞云,尹逊丽,等. 未婚妊娠女性心理状况及人工流产决定过程[J]. 中国公共卫生,2016,32(3):262-265. [7] 周玉红,黄小凤,吴云涛,等. 人工流产妇女焦虑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6,32(9):807- 810. [8] 高宝侠,刘润润,崔绪琴,等.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对比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41-643. [9] 方巧兰,陈音,吴丹,等.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情况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82-84. [10] 蔡惠芬. 青少年避孕方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3):209-213. [11] 杨明,周浩,杨岩. 术前焦虑与无痛人流相关性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 ,9(17):108. [12] 丘燕娜. 基于回归分析的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焦虑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127-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