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楠楠,李同归. 护士成人依恋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7):644- 646. [2] 王珊珊,刘彦慧. 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和工作环境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6):549-551. [3] 陈传萍,钟宝亮,花芸,等. 武汉市三甲医院护士抑郁症状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8):488-493. [4] 张晓波,唐凤英,耿晓剑,等. 淮安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心理抑郁状况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6,27(6):758- 759. [5] 康晓凤,李峥. 慢性病同伴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3):219-222. [6] 陈树昶,罗艳,许珂,等.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2):25-28. [7] 朱昌明,霍克钧,张慧开,等. 抑郁症严重程度的评定[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85,18(5):295-297. [8] 赵世苗,秦国兴,陈军良,等. 基于评估的治疗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5):469-472. [9] 葛艳红,张丽华,高俊香,等. 同伴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启发[J]. 全科护理,2015,13(8):693-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