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庆紫,樊曙先,何佳宝,等.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粗细颗粒物中PAHs来源解析[J]. 环境化学,2015,34(3):417- 424. [2] 王钊,徐晓宇,陈任翔. 湘潭市冬季大气PM 2.5 中多环芳烃的点位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8):703-706. [3] 周贻兵,李磊,林野,等. 贵阳市两城区大气PM 2.5 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11):1097-1100. [4] 张承中,陈静,刘立忠,等. 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2):4579-4584. [5] 李晓,钱枫,何翔. 北京西三坏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6):60-6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Z],20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647—2013[S]. 201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 2012. [9] 刘贵荣,史国良,张普,等. 成都市PM10中多环芳烃来源识别及毒性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479- 2484. [10] YUNKERA M B,MACDONALD R W,VINGARZAN R,et al. PAHs in the Fraser River basin: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AH ratios as indicators of PAH source and composition[J]. Organic Geochemistry,2002,33(4):489-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