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睢素利.我国遗传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相关问题探讨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52 -254. [2]张亚丽,蓝菊红,吕卓超,等.87 29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1):30-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EB/OL].[2016-03-15].http://www.gov.cn/92dt/2012-09/12/content_2223371.htm. [4]颜虹.重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8):677-679. [5]丛清玉.2010年威海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48-1849.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9 -1260 . [7]唐萍,张卫华,贾阳波.产前诊断胎儿缺陷终止妊娠601例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11):1160-1164. [8]胡烨,王珏,詹利永,等.杭州市2009—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5):52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