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晓燕,姜勇,胡楠, 等.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683-686. [2]王磊,吴青青,徐水洋.体质指数与体重控制知信行的关系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3):257-262. [3]刘卫红,梁震宇,张燕敏,等.石家庄市四类人群体重控制知信行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31-33. [4]沈世闯,李慧,常慧,等.沈阳市302名公务员体重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7):648-650. [5]刘熹,汤大俊,田红梅,等.成都四类职业人群对超重和肥胖认知及体重控制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4):408-410. [6]赵芳红,李英华.职业人群健康干预及健康促进工作场所评价标准制定[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87-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8]WHO.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obacco smoking surveys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Geneva: World Health Oragnization,1983. [9]许维娜,骆宏,钱玥,等.焦点解决导向干预策略在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349-353. [10]路玉江,王燕,王南,等.某职业人群应用生活方式量化干预模式管理体重的效果评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1):14-17. [11]丁兰,丁静,武琳,等.采用同伴教育对体质量超重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9,9(4):3-5. [12]赵芳红,李英华,陶茂萱,等.北京市公务员以控烟和体重控制为核心的健康干预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3):217-220. [13]石建辉,赵芳红. 2 128名北京市职业人员自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11-813. [14]黄兴建,潘思春,沈冲,等.居民体质指数、腰围与高血压的关系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981-984. [15]赵连成,彭亚光,李莹,等.腰围和腰围身高比预测中心性肥胖的效果与差异[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2):120-124. [16]徐鹭,王忻,梁亚琼,等.南京市城区居民健康膳食模式与体重过多之间关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3):221-224. [17]刘建秋,杨长平,包奕燕,等.机关食堂营养配膳与平衡膳食初探[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5-37. [18]杨廷忠,于文平,黄丽.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介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3):352-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