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 [2015-04-10].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504/bee348723e1343d9b6822366ac16bb25.shtml.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Z].2011. [3]葛琳,崔岩,李东民,等.青年学生2010—2015年艾滋病相关性行为连续横断面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15,36(11)1611-1613. [4]李建卓,杨慧,韩莹,等.济南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30(2)204-206. [5]王斌,张锦华,陈秋红,等.宁海县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6)640-642. [6]吴琼海,林亚君,许圆圆,等.台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监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11)1126-1127,1133. [7]金喜,何平,支骏,等.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3,34(6)664-669. [8]郑肖娥.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干预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 2014,11(11)125-128. [9]贺晓.余姚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综合干预[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1)21-23. [10]张子汉,赵钱英,徐峰.绍兴县2008—2010年HIV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6)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