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财福,杨亚明.人体钩虫病流行现况与治疗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0,15(7):865-869. [2] 姚立农,阮卫,余可根,等.浙江省人体土源性线虫病调查及防治效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6):459-461. [3] 朱慧慧,周长海,诸廷俊,等.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5):476-482. [4] 潘金仁,余可根,张玲玲,等.浙江南部山区钩虫感染因素分析及健康影响初步调查[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9,38(8):658-662. [5] 顾敏霞,王斌,俞谊江,等.宁海县2017年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7):2147-2148,2151. [6] 李立明,王建华,詹思延,等.流行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肠道蠕虫检测改良加藤厚涂片法:WS/T 570—2017[S].2017. [8] 朱慧慧,黄继磊,诸廷俊,等.2017年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30(1):12-17. [9] 金行一,朱素娟,徐卫民,等.2015—2018年杭州市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37(5):608-611. [10] 李琼燕,韩仕哲,谭启龙.岱山县农村居民土源性寄生虫病调查[J].预防医学,2016,28(9):919-920. [11] 陈优梅,陈宇浩,宋晓炜.2009—2017年新昌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3):346-348. [12] 吴方伟,李奔福,严信留,等.2015年云南省人体钩虫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0,38(6):781-784. [13] 金伟,郭见多,张世清,等.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10):1041-1045. [14] 黎学铭,陈颖丹,许隆祺,等.我国农村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新模式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6):719-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