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的通知[EB/OL]. (2016-01-06)[2021-03-26]. http://www.nhc.gov.cn/xcs/s3581/201601/e02729e6565a47fea0487a212612705b.s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 (2011-04-28)[2021-03-26].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327.html. [3] 王瑞,贾晓蓉,李善鹏,等. 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70-74. [4] 祁先群,王子友,梅卫丽. 三门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J]. 预防医学,2020,32(2):200-203. [5] 朱萍. 上海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2020,21(2):190-195,199. [6] 聂雪琼,李英华,李莉.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J]. 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78-181. [7] 赵桂让,刘卫光,张卫红,等. 漯河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J]. 预防医学,2019,31(11):1176-1178. [8] 刘惠琳,潘新锋,陈润洁,等. 2018年上海市农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20,32(6):456-461. [9] 杨霞. 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信息认知状况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21,34(1):42-45. [10] 彭骏,惠朝阳,万辉. 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调查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0,41(5):49-52. [11] 苏宁,张治中,王志凡. 甘肃省农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20,36(7):1075-1079. [12] 李哲成,刘四云,胡明,等. 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中介效应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6):888-893. [13] 蔡梦怡,李丽雯,赵凯,等.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0,35(17):7-10. [14] 吴双胜,杨鹏,李海月,等. 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与传染病症状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5):937-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