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柏鸿凌,金必红,王晔,等.症状监测的发展与应用[J].伤害预防医学,2017,29(4):267-272. [2] 庞星火,高婷,于建平.论大型活动中的公共卫生保障[J].首都公共卫生,2016,10(2):49-53. [3] 陆剑云,李铁钢.传染病症状监测学发展趋势[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11):1537-1539. [4] 何永超,林庆能,何懿,等.大型活动就诊异常情况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在上海世博保障中的实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1):1-5. [5] 许阳婷,张钟.南京青奥会期间疾病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7,28(2):224-226. [6] 黄春萍,宋姝娟,刘牧文,等. G20杭州峰会期间症状监测机制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36(2):204-206. [7] 高宁,林庆能,何懿,等.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1):6-8. [8] 方婷,马红梅,王念,等.益生菌在老年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9,35(7):1000-1004. [9] 戚小华,王心怡,何凡,等.大型活动期间举办地外围地区突发传染病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7(2):124-130. [10] 谈立峰,郝东平,孙樨陵,等.区域性大型活动公共卫生风险与保障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2,28(15):1912-1914. [11] 杨兴娄,葛行义,胡犇,等.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6):621-645. [12] 贺祯. 联防联控创建发展与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防控多边救援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1):89-90. [13] 耿梦杰,KHAN K,任翔,等.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由韩国传入中国不同城市风险的回顾性评估与探讨[J].科学通报,2016,61(9):1016-1024. [14] 罗银波,吴杨,刘漫,等.常态化新冠肺炎防控策略与机制的思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31(6):1-5. [15] 周成虎,裴韬,杜云艳,等.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防控政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2):200-203. [16] 杨芊,徐小林,赵鸿辉,等.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J].治理研究,2020,36(2):7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