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尊友. 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04-1605. [2] 葛琳,崔岩,李东民,等.青年学生2010—2015年艾滋病相关性行为连续横断面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11-1613,1617. [3] 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等.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356-1359. [4] 蒋健敏,潘晓红.倾斜的世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7-02-05)[2020-09-2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05/content_5165514.htm. [6] 金银花,李雪静.2005—2016年长春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7,24(6):424-426. [7] 陈洁,贺健梅,郑军,等.2014—2018年长沙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6):675-678. [8] 罗艳,王旭初,陈珺芳,等.杭州市2010—2017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11):808-812. [9] 徐洪吕,郑维斌,何俊,等.云南省东、西部地区青年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2016,31(11):932-936. [10] 曾燕波. 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与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16(2):100-104. [11] 杨劲松. 长春市2013—2015年艾滋病哨点青年学生监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23(1):34-36.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40)[EB/OL].(2015-07-15)[2020-09-29].http://www.nhc.gov.cn/jkj/s3585/201508/e4c8a1e6809c4a8e9c49f7f8708873d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