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玥. 世界和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变化规律[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5):77-81. [2] 方积乾. 卫生统计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李立明. 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丁元林,王彤.卫生统计学(案例版)[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陶杨,方勇,廖晓澄.2012—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18(9):698-702. [6]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浙江省慢性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会议资料汇编[G]. 2018. [7] 史珊珊,石亚锋,邵哲.2014—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9,34(5):460-463. [8] 倪建晓,苏依所,郑剑勇,等.瓯海区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12):1258-1260. [9] 杨昌润,聂绍发.2010—2016年武汉市硚口区居民死因分析与寿命损失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1):30-34. [10] 李凌,余丽莎,周婕,等.贵州省常住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7):588-591. [11] 曾晶,邓颖,季奎,等.1989—2018年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和死亡谱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8):570-574. [12] 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13] 费方荣,俞敏,钟节鸣,等.2016年浙江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9):865-869. [14] 张冉,秦奕,高东平,等.近70年我国居民主要死因变化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8):9-14. [15] 杨庆伟,张爱平,邵钰莹,等.镇海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2):155-158. [16] 宋韶芳,刘于飞,李美霞,等.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分析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J].华南预防医学,2019,45(3):201-20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