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晓明. 卫生经济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何利平,李晓梅,喻箴,等.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1):104-1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4] 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云南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 [5] 刘芳,井淇,王成蓬,等. 山东省≥15岁居民两周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 1440-1442. [6] 王伟忠,何首杰,乔雪丽,等. 2013 年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9): 3531-353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指导手册[EB/OL].[2020-04-13]. http://www. nhc. gov.cn/mohwsbwstjxxzx/qgdlcws/lcdc.shtml. [8] 贾月辉,葛杰,韩云峰,等.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7,24(4):407-410. [9] 郑茹,汪颖,王秋艳. 吉林省2008至2013年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7,39(2):247-253. [10] 温志锋,王培席,王家骥.佛山市6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6):506-508. [11] 游弋,李宁,吴明,等. 辽宁省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1):35-40. [12] 朱嫒嫒,曹承建,朱建,等.杭州市空巢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J].预防医学,2017,29(9):883-887. [13] 温静,朱丽琴,张学玲,等. 彭阳县农村常住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54-15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保持健康体重知识要点[R].2009:1-5. [15] 林滢宇,张升超,吴江,等. 深圳西乡街道1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3):133-135. [16] 林淑芬,谭支佳,曹钰芹,等.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3,27(2):76-77. [17] 郑茹,汪颖,王秋艳,等.吉林省2008至2013年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院学报,2017,39(2):247-253. [18] GBD 2016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84 behavioral,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and metabolic risks or clusters of risks,1990 - 2016: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Lancet,2017,390(10100):1345-1422. [19] 庞明樊,冯星淋.城市中老年慢性病防治就诊倾向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2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