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修武,陆洋,李珉.苏州市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7,28(5):598-599. [2] 夏宇,陈任,陈菲,等.2008—2017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时序变化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7(12):97-102. [3] 任敏,涂素华,邱敏,等.助产士门诊产前教育对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水平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科,2019,11(12):65-70. [4] 张柳,廖培培,李玉红,等.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6):6553-6556. [5] 梁婷,张晓霜,钟秀美.妇幼健康素养宣教对提升产妇产后保健意识遵医行为及产后自主护理能力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87-89. [6] 郭静,翁昊艺,周庆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8):51-56. [7] 韩娜,徐相蓉,林力孜,等.2013年—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9,30(3):201-205,210. [8] 黄勤瑾,刘湾湾,刘想想,等.产后母婴健康素养评估问卷研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10):21-25. [9] 卢兴凤,王益平.“互联网+”孕产妇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127-130. [10] 许敏,周晨,黄慧,等.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8, 34(9):85-88. [11] 王爱. 孕产期母婴保健知识现状调查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8):1756-1758. [12] 石名菲,李英华,李莉,等.我国3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现状访谈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2):1059-1062. [13] 陈巧玲,冯俊,何燕娟,等.义乌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J].预防医学,2019,31(11):1179-1182. [14] 刘晖,肖琴,孔浩南.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25(30):104-108. [15] 任广秀,杨富国,刘志梅,等.初产妇及其配偶产前健康教育获益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18,33(4):69-71. [16] 吴艳梅,南海涛,铁云丽,等.陕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9,31(12):1210-1214. [17] 张俊清,王巧红,高万里.北京市大兴区孕妇对孕妇学校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5):581-583. [18] 曹佑梅,张军,王晓惠.初产妇父母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26):2407-2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