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静,邱志峰,韩扬,等.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2):118-121. [2] 王政,杨海峰,刘菲,等. 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42(1):53-55,76. [3] KWIZERA A,NAKIBUUKO J,SSEMOGERERE L,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of HIV patients admitted to an African intensive care unit [J/OL]. Crit Care Res Pract, 2016 (2016-10-09)[2020-01-01]. http://dx.doi.org/10.1155/2016/2610873. [4] 韩晶,汤后林,毛宇嵘.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5):461-465.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访工作指南(2016年版)[Z]. 2016. [6] 魏微. 辽阳市2015年—2016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6):734-736. [7] 金霞,熊燃,王丽艳,毛宇嵘. 2010—2014年我国HIV感染病例的晚发现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18-221. [8] 孟琴,朱秋映,周信娟,等. 2014年广西晚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4):282-284. [9] 黄晓玲,曾宏. 2009—2017年宜宾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 35(7):746-750. [10] 刘丹,张燕,奉水东,等. 深圳市2012—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9,31(5):511-513. [11] 梁能秀,沈智勇,蓝光华,等. 广西农民工艾滋病知晓率及相关性行为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6):400-402. [12] 黄鹏翔,王国永,杨兴光,等. 2008—2017年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176-179. [13] 张燕,何晓茜,廖清华,等. 2009—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9,31(9):911-913. [14] 陈婉君,阮建军,朱碧香,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态知情交友调查[J].预防医学,2019,31(1):1-4. [15]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不同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者的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现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9):1162-1168. [16] DAI S Y,LIU J J,FAN Y G,et al.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ate HIV diagnosis[J]. J Med Virol,2015,87(6): 970-977. [1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