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及适应指南[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36. [2] 林洪. 水产品安全性[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3-44. [3] 李剑森,梁骏华,柯碧霞,等. 2012 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食品安全与营养,2013,39(6):10-16. [4] 戴月,袁宝君. 江苏省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的分析[J]. 中国实用医学,2010,5(1):266-267. [5] 仇赛云,沈建华,房少华,等. 云南贫困地区0~5岁儿童腹泻影响因素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82-85. [6] 刘弘,陆屹,高围,等. 2008年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2):126-131. [7] 周洁,梅树江,蒋立新,等.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2):120-122. [8] 陆祥彬, 赵瑾. 2011泰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3,24(1):21-23. [9] 张静,刘军. 2012—2013年南宁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4):559-561. [10] 吕鹏,章荣花,齐小娟,等. 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现状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8):828-829. [11] 王云霞,阚震,史文凤. 2013—2014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0):1469-1473. [12] 江蕙芸,陈红慧,李柏. 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J].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1):1049-1051. [13] 郭绶衡,刘富强,刘秀英,等. 2000—2002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五省食物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867-871. [14]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等.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J].卫生研究,2004,33(6):725-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