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雯. 综合性医院肺结核患者发现转诊管理方法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5):555-556. [2] 郑雅楠,张晨,辛秀梅.不同发现方式在结核病发现中的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3(6):773-776. [3] 徐兴祥,卢莉萍,张军.张掖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后病人发现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8,33(1):43-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0-73. [5] 陈盛玉,商健,钟达.2010—2014年天津市城区三级综合医院可疑肺结核转诊及追踪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5):500-502. [6] 潘冬香,林玫,梁大斌.2010—2015年广西青少年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5):459-463. [7] 张辉. 694例初诊肺结核患者来源情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4):2119-2120. [8] 高华强,陈奇峰.绍兴市2010—2012年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转诊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5):492-493. [9] 牛海军,王歌.2011—2015年南阳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确诊情况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4):280-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