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闻栋,刘光涛. 2010—2014年湖州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4):348-350. [2] 王玉林,李铁钢,范建文,等. 广东省首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家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 44(9):850-851. [3] 谢亮,富小飞,亓云鹏,等. 嘉兴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8):806-808. [4] 侍建业,吴安泊,杜文平. 某中学一起B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123-3124. [5] 胡惠兰,曾义虎,曹继东,等. 昭通市2004—2011年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90-491. [6] 马萍,王敬军,张义,等. 陕西省2006—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7-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J]. 传染病信息,2012,25(6):321-32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 285—2008[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0] 陈聪,张建陶,沈洪兵,等. 中小学校流感暴发现状及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 江苏预防医学,2015,26(3):53-55. [11] 胡得意.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6):42-43. [12] 郭泽芊,刘志揆,车昆屏,等. 2009—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3,29(6):622- 623,627. [13] 刘文婷,庞星火,邓瑛,等. 甲型H1N1流感家庭内传播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7):509-514. [14] 袁月荣,孙灵英,蒋长征,等. 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调查[J]. 预防医学,2017,29(11):1170-1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