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ublished: 04 September 2018
|
|
|
|
|
[1] 袁女,李志芳,高斌. 桐庐县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J] . 预防医学,2013,25(12):45-48. [2] 张丽芬.八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 .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S] . 2010. [4] 黄晓婉,张珏. 血清特异性IgG和IgE联合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29-131. [5] 常利民,刘大卫,王华庆. 国内外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J] .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8(5):465-468. [6] 戚小华,李倩,潘雪娇,等. 浙江省2008—2014年预防接种后死亡案例分析[J] .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5):506-510. [7] 竺小春,应锡钧,裘丽,等. 一起乙肝疫苗接种偶合死亡案例分析[J] . 预防医学,2015,27(9):952-953. [8] 汪思银,钱帮群,葛轲. 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偶合死亡的病例调查分析[J]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6,22(4):270-271. [9] 岳大海,常捷,候志远,等. 国际上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借鉴[J] . 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93-96. [10] 黄巍,朱建慧. 下城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 预防医学,2013,25(9):44-4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