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4—2019年下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 吕鑫1,2, 朱益民1, 周晓红2, 杨青2 |  
					| 1.浙江大学公共卫生系,浙江 杭州 310058; 2.杭州市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 
								
									| 
								            
                        					 
												
													
													    |  |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杭州市下城区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9年下城区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首次CD4细胞检测比例、时间、结果及变化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9年下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1 271例,其中365 d内完成首次CD4细胞检测1 093例,占86.00%,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首次CD4细胞检测距确证时间≤14 d 956例,占87.47%,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首次检测CD4细胞<200个/mm3264例,占24.15%,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1岁HIV/AIDS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200个/mm3的可能性较51~77岁的低(OR:0.211~0.271,95%CI:0.056~0.878);职业为干部职员的HIV/AIDS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200个/mm3的可能性较商业服务人员的低(OR=0.582,95%CI:0.208~0.631);2019年确证的HIV/AIDS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200个/mm3的可能性较2014年的高(OR=1.770,95%CI:1.056~2.969)。结论  2014—2019年下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细胞检测比较及时,但低CD4细胞水平检出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职业和确证年份对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均有影响。 |  |  
															| 关键词 :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CD4+T淋巴细胞, 
																																																																	晚发现 |  
															| 收稿日期: 2020-05-18
															    															        
															    																	修回日期: 2020-07-30
															    															        
															    															    																	出版日期: 2020-11-10 |  
															|  |  
															| 通信作者:
																吕鑫,E-mail:249639765@qq.com |  
															| 作者简介: 吕鑫,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艾滋病防制工作 |  
									                
																														  
																| [1] 曾亮,马烨.不同死亡评价指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5):745-748. [2] 王政,杨海峰,刘菲,等.艾滋病患者CD4+T 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42(1):53-55.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 年修订版)[S].2015.
 [5] 韩晶,汤后林,毛宇嵘,等.2012—2016 年新报告HIV 感染者首次CD4+T 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5):461-465.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访工作指南(2016 年版)[Z].2016.
 [7] 曹家艳,杨家奇,周彩霞,等.2010—2014 年遵义市HIV/AIDS晚发现的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4):380-383.
 [8] 杨作凯,王憓,方益荣,等. 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 病例晚发现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19,31(6):603-605.
 [9] 金霞,熊燃,王丽艳,等.2010—2014 年我国HIV 感染病例的晚发现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18-221.
 [10] 林海江,陈文,许圆圆,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艾滋病疫情发现策略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6):578-581.
 [11] 袁月荣,唐倩如,陈冰冰,等. 海曙区新报告HIV/AIDS 病例晚发现情况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11):1136-1137,1141.
 [12] 岳青,刘玉芬,李健,等.2009—2017 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晚发现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12):1248-1253.
 [13] 曾吉,李洋,叶景荣,等.2013 年北京市新报告HIV/AIDS 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5):
 388-391.
 |  
												
											    	
											        	|  | Viewed |  
											        	|  |  |  
												        |  | Full text 
 | 
 
 |  
												        |  |  |  
												        |  | Abstract 
 | 
 |  
												        |  |  |  
												        |  | Cited |  |  
												        |  |  |  |  
													    |  | Shared |  |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