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18, Vol. 30 Issue (11): 1156-1159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18.11.020
  疾病控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中国2012—2016年精神疾病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王萍, 宋晓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 100088
全文: PDF(466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2012—2016年精神疾病死亡流行特征,为降低精神疾病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对2012—2016年中国精神疾病死亡率的城乡、年龄和性别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精神疾病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61/10万和2.84/10万。0~45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平均为1.00/10万左右;40~45岁城市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为1.07/10万,农村居民为1.22/10万。45岁以后精神疾病死亡率缓慢上升,75岁以后上升速度加快。>85岁城市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为106.83/10万,农村居民为117.35/10万。<80岁男性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80岁女性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85岁农村女性年龄别死亡率平均值为122.30/10万,分别比农村男性、城市女性和城市男性高19.18%、8.10%和25.92%。结论 精神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5岁农村女性精神疾病死亡率高于其他人群。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萍
宋晓冰
关键词 精神疾病死亡率流行特征    
收稿日期: 2018-05-20      修回日期: 2018-08-29      出版日期: 2018-11-06
中图分类号:  R181.32  
通信作者: 王萍,E-mail:rrmum_2007@sina.com   
作者简介: 王萍,本科,社会工作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引用本文:   
王萍, 宋晓冰. 中国2012—2016年精神疾病死亡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18, 30(11): 1156-1159.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18/V30/I11/1156
[1] 马辛. 简明精神病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
[2] GATOV E,ROSELLA L,CHIU M,et al. Trends in standardized mortal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1993-2012:a population-based,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tudy[J].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17,189(37):1177-1187.
[3] WALKER E R,MCGEE R E,DRUSS B G. Mortality in mental disorders and global disease burden implic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Psychiatry,2015,72(4):334- 341.
[4] 李向青,杜敏霞,李荣. 2005—2012年中国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7.
[5] 潘卫民,赵文莉,任旭龙. 甘肃省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原因及特征[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6,31(3):8-11.
[6] 文红,王丹,王维,等. 2011年—2013年四川省在管重性精神病患者死亡及死亡原因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37-340.
[7] 陈奇,吴金萍,郑猛雷,等. 鄞州区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4):374-376.
[8] 贾茜. 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探析[J]. 现代交际,2011,12(324):12-13.
[9] 杨美容. 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症的护理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73-75.
[10] SMITH D J,LANGAN J,MCLEAN G,et al. Schizophrenia is associated with excess multiple physical-health comorbidities but low levels of record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rimary care:cross-sectional study[J]. BMJ Open,2013,3(4):e002808.
[11] 张益霞,张静,余杨文,等. 2012—2014年贵州省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2):4147- 4149.
[12] 刘兰英,骆利元,胡凌涛,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7):728-731.
[13] 董芬,江志琴,蒋长征,等.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2016,28(12):1189- 1192.
[14] 朱心红,李傅冬,吴因平.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7):685-687.
[15] 陈玲,许锦泉,肖瑶,等.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家庭干预治疗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激越症状效果的影响 [J]. 哈尔滨医药,2018,38(1):65-66.
[16] 林上统,何凡,翟羽佳,等. 农村居民抑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预防医学,2017,29(9):922-925.
[1] 富小飞, 刘砚清, 胡洁, 亓云鹏, 郭飞飞, 查亦薇. 2005—2021年嘉兴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9): 737-740.
[2] 刘艳, 沈建勇, 张超, 孙秀秀, 王雨达, 郑佳仪, 张子喆. 2012—2022年湖州市百日咳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9): 811-813.
[3] 张铁威, 张艳, 刘冰, 秦康, 李标, 徐珏. 2013—2021年杭州市糖尿病死亡及疾病负担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9): 752-756.
[4] 朱思懿, 洪航, 边学燕, 许国章.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9): 770-773.
[5] 明小力, 杨晓庆, 周瑜, 任天广. 我国夏季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9): 778-780.
[6] 王唐, 董兆鹏, 李淑华, 莫平华, 赵艺明, 宋灿磊. 金山区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9): 800-802.
[7] 王璇, 刘社兰, 曹艳丽, 孙琬琬, 丰燕, 凌锋. 2013—2022年浙江省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J]. 预防医学, 2023, 35(8): 645-648.
[8] 周星缘, 洪航, 方挺, 许国章. 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3, 35(8): 682-686.
[9] 聂东梅, 李一鹏, 黄妍. 2012—2021年江门市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7): 602-606.
[10] 王永, 包凯芳, 王思嘉, 陈洁平, 崔军, 应焱燕, 朱银潮, 李思萱, 徐典. 2011—2022年宁波市胃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7): 557-562.
[11] 安静, 李辉, 盛红斌, 蒋琦. 2012—2021年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7): 628-631.
[12] 王永, 应焱燕, 陈洁平, 崔军, 包凯芳, 李思萱, 朱银潮, 王思嘉, 徐典, 冯宏伟. 2002—2022年宁波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496-500,505.
[13] 邢超, 王琦梅, 任蒋磊, 陈吉铭, 何琴芬, 蒋卓婧. 2012—2022年绍兴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06-508,513.
[14] 赵棋锋, 刘明奇, 马珊珊, 李杰, 陈海苗, 马岩, 王吉玲, 方益荣. 2006—2022年绍兴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14-516,521.
[15] 初里楠, 董奕, 李竹, 张燕, 朱丹红. 2014—2021年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5): 410-41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