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16, Vol. 28 Issue (3): 288-289,295    
  疾病预防与控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多发脑囊尾蚴病89例分析
姚素华1, 陈兆芳2, 武有聪3, 李芹翠1, 黄明皓1, 杨亚南1
1.大理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 大理 671000;
2.云南大理卫生学校病药微教研室;
3.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室
全文: PDF(52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了解多发脑囊尾蚴病临床特点,分析患者不同疗程中血清囊虫IgG抗体变化,为多发脑囊尾蚴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7年12月—2012年2月就诊于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的多发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患者抗虫治疗过程中采用ELISA法检测每个疗程中血清囊虫IgG抗体,分析不同疗程中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 共收集多发脑囊尾蚴病89例,其中白族患者占48.31%,60.67%的患者有食“生皮”史,62.92%的患者有癫痫发作史。3个疗程后复查头颅CT或MRI发现7例(包括2例癫痫发作者)为囊虫活动病灶合并钙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2.13%(82/89);在第一、二、三疗程结束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92%、65.17%和69.66%,第三疗程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 进食“生皮”仍是大理地区多发脑囊尾蚴病流行的高危因素,患者以男性、白族为主;血清囊虫IgG抗体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姚素华
陈兆芳
武有聪
李芹翠
黄明皓
杨亚南
关键词 多发脑囊尾蚴病临床特点血清囊虫IgG    
收稿日期: 2015-04-20      修回日期: 2015-09-24      出版日期: 2016-03-10
中图分类号:  R383.3+4  
通信作者: 陈兆芳,E-mail:1076431233@qq.com   
作者简介: 姚素华,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研究工作
引用本文:   
姚素华, 陈兆芳, 武有聪, 李芹翠, 黄明皓, 杨亚南. 多发脑囊尾蚴病89例分析[J]. 预防医学, 2016, 28(3): 288-289,295.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16/V28/I3/288
[1] 韦礼华,杨正广.32例脑囊虫病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442-443.
[2] 赵仙玉.97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J].哈尔滨医药,2014,34(3):208-209.
[3] 杨艳君,孙广平,孔庆安,等.177例脑囊虫病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0):770-772.
[4] 龙昌平,钱颖骏,李调英,等.中国西部地区带绦虫病流行形势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3): 229-23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囊尾蚴病的诊断:WS 381—2012[S]. 2012.
[6]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等.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 2014, 34(7): 1205-1224.
[7] 李芹翠,黄明皓,杨亚楠,等. 1 830例急性期脑囊虫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 6(12): 924-925.
[8] 张良杰,赵守松.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 8(3): 274-277.
[9]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等. 循环抗原和特异性IgG 4 对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 27(4): 364-366.
[10] 徐凤全,李桂萍,赵中平,等.脑囊虫病人血清特异IgG 4 测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15(1): 50-51.
[1] 姚素华, 陈兆芳, 武有聪, 李芹翠, 黄明皓, 杨亚南. 多发脑囊尾蚴病89例分析[J]. 预防医学, 2017, 28(3): 288-29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