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青田县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媒介能量分析 |  
						| 傅正军1, 姚立农2, 阮卫2, 叶慧锋1, 曾永1, 朱海博1 |  
					| 1. 青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浙江 青田 323900; 2.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 
								
									| 
								            
                        					 
												
													
													    |  |  
													    | 摘要 目的 评价青田县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为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2020年在青田县高湖镇良川村,采用诱蚊灯法、人帐诱法调查蚊虫种群和叮人率;鉴定蚊胃血来源,分析蚊虫叮人习性;计算经产蚊比例、第一个生殖营养周期、日存活率、子孢子增殖期、预期传染性寿命、媒介能量和基本繁殖率。结果 共捕获雌蚊683只,其中库蚊476只,占69.69%;中华按蚊131只,占19.18%。2019年8—9月媒介能量大于1,分别为1.320和5.391;2020年8—9月媒介能量大于1,分别为3.859和5.929;其他月份媒介能量均小于1。2019年7—9月基本繁殖率大于1,分别为2.648、13.202和53.912;2020年6—9月基本繁殖率大于1,分别为3.017、6.825、38.588和59.290。结论 6—9月青田县中华按蚊疟疾传播潜能较高,在疟疾病例不断输入的情况下,存在疟疾流行风险。 |  |  
															| 关键词 :
																																																																疟疾, 
																																																																	媒介能量, 
																																																																	中华按蚊 |  
															| 收稿日期: 2021-02-18
															    															        
															    																	修回日期: 2021-05-08
															    															        
															    															    																	出版日期: 2021-08-10 |  
															|  |  
															| 基金资助: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9C35045) |  
															| 通信作者:
																朱海博,E-mail:122001000@qq.com |  
															| 作者简介: 傅正军,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制工作 |  
									                
																														  
																| [1] 颜华荣. 新时代海外“枫桥经验”的探索与实践——以青田县为例[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9(2):25-30. [2] 蒋妙根,王克武,万翠英,等.浙江省疟疾防治历程与现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3):225-228.
 [3] 张丽,丰俊,张少森,等.2018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及消除工作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37(3):241-247.
 [4] GARRETT-JONES C.The human blood index of malaria vectors in relation to epidemiological assessment[J].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64,30(2):241-261.
 [5] 马晓,侯志伟,宋世忠,等.宁波市2011—2014年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趋势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6):625-627.
 [6] 吴开琛. 疟疾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J].中国热带医学,2004,4(5):873-876.
 [7] 王学东. 张家港市夜间不同时间中华按蚊的经产蚊比率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3):367-368.
 [8] 钱会霖,邓达,关德海,等.中华按蚊媒介能量组成因子的调查及其定量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4,2(1):5-10.
 [9] 徐惠庆,莫根强.嘉兴市秀洲区传疟媒介生态习性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1):45,49.
 [10] 李菊林,唐建霞,朱国鼎,等.温度对三种蚊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0):939-942.
 [11] 杨洁,陈黎,朱列波,等.4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2):182-183.
 [12] 陈经雕,林荣幸,邓卓晖,等.2011—2019年广东省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0,18(4):197-201.
 [13] 朱海博,项晓青,陈明,等.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归国人员健康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7):706-707.
 |  
												
											    	
											        	|  | Viewed |  
											        	|  |  |  
												        |  | Full text 
 | 
 
 |  
												        |  |  |  
												        |  | Abstract 
 | 
 |  
												        |  |  |  
												        |  | Cited |  |  
												        |  |  |  |  
													    |  | Shared |  |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