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文章检索
预防医学  2019, Vol. 31 Issue (7): 701-702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19.07.014
  疾病控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浙江省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分析
李伟莉1, 陈江2, 孙亮2
1.景宁畲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景宁 323500;
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 PDF(28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14—2018年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为预防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浙江省各县(市、区)报告的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浙江省共报告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28起,报告病例49例,无死亡病例。其中男性24例,占48.98%;女性25例,占51.02%;年龄为4~70岁,平均(38.40±17.33)岁;高发人群为农民,27例占55.10%。5—6月报告事件数最多,18起占64.29%。杭州市报告事件数最多,10起占35.71%;其次为金华市,8起占28.57%;高发场所为家庭,27起占96.43%。潜伏期为2~17 h,中位数为4 h;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治疗后1~2 d痊愈.结论 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的高发人群为农民,高发时间是为每年5—6月,高发场所为家庭。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伟莉
陈江
孙亮
关键词 光唇鱼卵食源性疾病中毒    
收稿日期: 2018-11-14      修回日期: 2019-01-08     
中图分类号:  R155.3  
通信作者: 孙亮,E-mail:2413830446@qq.com   
作者简介: 李伟莉,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卫生监测工作
引用本文:   
李伟莉, 陈江, 孙亮. 浙江省光唇鱼卵食源性中毒事件分析[J]. 预防医学, 2019, 31(7): 701-702.
链接本文:  
http://www.zjyfyxzz.com/CN/Y2019/V31/I7/701
[1] 贾冰清,李一经,贾力子. 有毒鱼类的鉴别[J]. 肉品卫生,1997(2):16-17.
[2] 袁乐洋. 中国光唇鱼属鱼类的分类整理[D]. 南昌:南昌大学,2005:85.
[3] 张德均. 薄颌光唇鱼食物中毒20例报告[J].浙江医学,1994,16(5):310-311.
[4] 徐恒,罗访华,建军. 半刺厚唇鱼卵中毒252例临床分析[J]. 湖南医学,1991,8(5):316.
[5] 高飞,张剑峰,刘忠卫. 黑龙江省2013—2015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4(5):683-686.
[6] 陈高尚,陈梦安. 金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12):1234-1237.
[7] 徐州,田侃.江苏农村地区食源性疾病知信行问卷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5):64-66.
[8] 童健,单晓斌,黄抱抱. 兰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J].预防医学,2017,29(5):506-508.
[9] 丁茂柏. 食物中毒[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3 .
[10] 伍汉霖,金鑫波. 我国的毒鱼类[J]. 动物学杂志,1977(2):38-40.
[11] 刘晶芝. 食用鱼类防中毒[J]. 食品与健康,1999(1):25.
[12] DUSSORD D E,UBIK K,HARVIS C,et al.Biparental defensive endowment of eggs with acquired plant alkaloid in the moth Utetheisa ornatrix[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88,85(16):5992-5996.
[13] 朱大方,周标,陈江,等. 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16,28(10),1005-1009.
[1] 徐杰, 陈棕棕, 骆水娟, 李欢龙. 富阳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 预防医学, 2023, 35(7): 624-627.
[2] 邢超, 王琦梅, 任蒋磊, 陈吉铭, 何琴芬, 蒋卓婧. 2012—2022年绍兴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3, 35(6): 506-508,513.
[3] 郑艳敏, 王波, 滕臣刚, 黄飞飞, 田礼钦, 杨海兵, 张梦寒. 一起中学弯曲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病原学检测结果[J]. 预防医学, 2022, 34(3): 321-324.
[4] 杨依, 张茹, 李永华. 西藏高原饮茶型氟中毒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2, 34(2): 156-160.
[5] 韩东方, 俞丹丹, 李晨晨, 袁佳春, 叶玉龙, 阙凤霞. 2014—2020年金山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J]. 预防医学, 2022, 34(1): 91-94.
[6] 唐发娟, 陈琳, 肖东琼.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的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1, 33(6): 579-582.
[7] 张丽, 邓胜男, 王丁丁, 梅建华, 陈秀英, 王晓敏, 叶夏良. 丽水市首起奥雷宁堡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溯源调查[J]. 预防医学, 2021, 33(6): 602-606.
[8] 赵士光, 徐皓轩, 蓝岳云, 张茜, 万圣, 来时明.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1, 33(6): 621-623.
[9] 祁先群, 王子友, 郑涛涛. 三门县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 2021, 33(6): 631-633.
[10] 翁忠建, 李奕新. 一起垃圾填埋场职业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1, 33(3): 271-273.
[11] 王黎荔, 林丹, 高四海, 蔡圆圆, 山若青, 章乐怡, 王建. 温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 2021, 33(3): 306-308.
[12] 卢丽英, 詹丽杏. 大肠埃希菌O157:H7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1, 33(11): 1117-1121.
[13] 陈双燕, 段恬筱, 翁健. 一起误饮川乌药酒致乌头碱中毒事件调查[J]. 预防医学, 2021, 33(11): 1170-1171.
[14] 蒋颖颖, 张子汉, 裘锋平. 柯桥区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结果[J]. 预防医学, 2021, 33(11): 1172-1174,1178.
[15] 高蕾, 王恒辉, 高雯洁, 陈黎霞, 李萍. 嘉兴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监测结果[J]. 预防医学, 2021, 33(1): 75-77,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